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专项能力培训在深举办,助力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水平提升

编辑者: 发布时间: 2023-07-19

智能骨科 智慧医疗

如何让更多医生用好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这把“利器”?7月16日,中国医师协会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专项能力培训班在深圳举办,中国医师协会领导、国内骨科专家和深圳市各级医院骨科医生济济一堂,就如何提升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水平展开“实战级”研讨培训。

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专项能力培训班是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办,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承办。培训是在元化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设备操作规范流程学习以及假骨实操练习。


1.jpg


此次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专项能力培训的专家团成员在培训内容设置上“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了规范、科学、实用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培训体系。在深圳成功举办之后,将陆续在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展32场面授培训,为众多骨科医师送上“知识盛宴”,从而推进骨科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强化技术规范,逐步推进我国智能骨科临床应用水平。

中国医师协会继续医学教育部主任王振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主任陈继营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周宗科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兼关节骨病与创伤科主任郑秋坚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松岑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孙炜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王浩洋副主任医师、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孟庆虎院士等专家参加活动并现场授课答惑。

据了解,2013年以后,智能手术机器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领域。2015年~2020年,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累计数量(套)年复合增长率为103.1%;2020年~2026年预计达到接近90%,装机数量接近800台。有关临床研究调查显示,机器人截骨误差率在0.5毫米之内,远远低于人工操作。可以做到精准,创伤小,同时有效保护神经,减少失血,患者住院时间会缩短,康复速度也会加快。

周宗科教授认为,随着智能手术机器人在国内的逐渐普及,专业化、规范化开展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培训非常必要。这对于提高骨科医生诊疗水平,引导规范化治疗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希望这样的专业培训能够进一步推广,把智能骨科机器人的规范化应用普及到各地,让更多医生真正了解并且能够用好这把“利器”。

王振华主任表示,智能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作为一种新型手术模式,打破“传统手术模式”限制,以精准定位、手术可视化操作,成为骨科医师“超级帮手”,如何用好智能手术机器人,全流程规范操作显得尤为重要,此次专家们通过理论授课,同时对复杂病例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将培养出更多能用会用的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人才。

陈继营教授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关节外科智能手术机器人发展迅速,大大促进了国内骨科手术水平。但作为全新技术,需要通过规范的培训,掌握清楚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运作基本原理,充分发挥机器人手术优点。


2.jpg
3.jpg
图片
5.jpg
6.jpg
7.jpg
8.jpg

在元化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骨科医生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设备操作流程学习和假骨实操练习。(左右滑动查看更多)